前言
7月3日深夜,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扔出一颗"炸弹"——美越贸易协议敲定,越南商品税率20%。
更让人跌眼镜的是,越南竟然答应对美国商品完全免税。这种一边倒的"交易",连当年的李鸿章看了都得摇头。
美国到底想干啥?咱们该怎么接招?
这份协议有多离谱
20%对0%,这不是谈判,这是"单方面投降"。
按照特朗普公布的协议条款,越南对美出口商品要缴纳20%关税。经由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更是高达40%的惩罚性关税。而作为"交换",越南却要对美国商品敞开大门,实现零关税进入。这种天壤之别的待遇,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——"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"。
要知道,今年4月特朗普曾威胁对越南商品征收46%的关税。90天谈判期限到了,最终敲定的20%虽然有所"松动"。但这种松动就像给死囚减了几年刑期一样,本质上还是在挨刀子。
更要命的是,越南对美出口额高达1340亿美元,占其出口总额近三分之一。美国稳坐越南最大出口市场的宝座,而美国对越出口仅约120亿美元。这种122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,让越南在谈判桌上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。
就像一个欠了高利贷的人,债主说什么就是什么。越南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,已经到了"断不起"的地步。美国正是吃准了这一点,才敢开出如此苛刻的条件。
看似简单的贸易数字背后,藏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。
美国这步棋下得真够狠
表面上看,这是一份贸易协议,实际上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围网。
回顾今年上半年,特朗普在对华贸易战中可是踢到了稀土这块铁板。中国一旦限制稀土出口,美国的军工、高科技产业立马陷入断供危机。连美国财长贝森特都在采访中难掩担忧,认为稀土流通还没恢复到4月初的水平。懂王也学聪明了,既然正面硬刚讨不到便宜,那就来个迂回包抄。
越南就是这个包抄战略的第一步。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彼得·纳瓦罗毫不掩饰地表示,越南对美出口中约三分之一是"伪装成越南货"的中国商品。40%的转运关税,就是专门针对这些"披着马甲"的中国产品。
越南为啥要答应这种明显吃亏的买卖?说白了,没辙。越南的强势工会组织能直接影响政府决策,如果失业率飙升,总理的位子都可能坐不稳。越南制造业的产业链又薄弱得像纸糊的,半导体产业几乎全靠韩美外资。如果和美国翻脸,越南经济真的会"原地爆炸"。
更关键的是,越南人均收入水平偏低,内需市场撑不起经济大盘。只能火急火燎地抱紧美国这根"救命稻草"。
这种"以退为进"的策略,能为越南带来长期利益吗?
咱们面临的麻烦不小
转运通道被堵,多国效仿在路上,这确实是个棘手的局面。
从微观层面看,那些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算是被"一锅端"了。以前,中国厂商把半成品运到越南,简单组装后贴个"越南制造"的标签就能绕过高关税。现在40%的转运税一出,这套玩法彻底歇菜。
更要命的是,美国海关已经开始利用技术手段追踪供应链。那些"来料加工"的套路很难再蒙混过关。一旦被认定为违规转运,不仅要缴纳高额关税,还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市场禁入的风险。
从宏观层面看,美国显然不会满足于拿下越南这一个"据点"。据美媒披露,美国正在与亚洲和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深入谈判。准备复制越南模式,泰国、马来西亚、甚至印度,都可能成为下一个"投降"的对象。
想象一下,如果这些国家都和美国达成类似协议。中国商品将面临一张巨大的关税壁垒网。到那时,别说转运了,连正常的贸易往来都会变得困难重重。
中美贸易额已经较以往峰值下降约15%,如果美国的"围网战略"成功,这个数字还会继续恶化,不过话说回来,咱也不是吃素的。
中国的底牌其实不少
一手反制,一手开拓,这才是破局的正确姿势。
先说反制这张牌。7月3日,中国商务部明确表态:反对任何出卖中方利益的关税协议。这可不是说说而已,6月30日商务部刚刚决定延长对印尼、欧盟、日韩等经济体的不锈钢反倾销关税。相关企业最高要承担超过130%的关税反制。
越南那些水果、水产商品可是非常依赖中国市场的。如果越南真的为了迎合美国而出卖中方利益,那些果农、渔民恐怕就要跟着遭殃了。中越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,谁才是靠得住的朋友,越南心里应该有数。
再说开拓这张牌。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了12%,这就是多元化战略的初步成效。"一带一路"倡议为中国打开了中亚、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大门。而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也在稳步推进。
更重要的是技术升级这张王牌。从"制造"向"智造"转型,提升产品技术含量,这才是抵御外部压力的根本之道。当中国产品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时,那些抱怨"中国制造抢饭碗"的西方国家态度也会慢慢改变。
国内市场这块"压舱石"也不能忽视。等到中国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全部释放。对出口订单的依赖将会明显降低,到那时,谁还会在乎美国的那点订单?
结语
说白了,这份美越协议就是美国"拉一个打一个"的老套路新玩法。越南没辙只能低头,咱们虽然压力不小,但手里的牌其实比想象中多。
国际贸易从来不是零和游戏,但总有人想把它变成"你死我活"的斗兽场。真正的智慧在于,既要有应对挑战的硬实力,也要有化解危机的软手段。当中国的内需市场足够强大,当技术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,外部的围堵反而会成为自我突破的催化剂。
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。面对这种贸易围堵,你觉得中国最该先出哪张牌?
财富牛-安全炒股配资门户-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-短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